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,如逆水行舟,松一篙退千尋。尤其是隨著人流的陸續增長,疫情防控將迎來新的挑戰與風險。因此在這個時候,寧可把風險想得高一點,也要把防控做得嚴一些。各位一定不能放鬆警惕安全是最重要的。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1)日公佈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自菲律賓(案677)、印尼(案678)、英國(案679)及白俄羅斯(案680)移入。
指揮中心表示,案677為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,11月16日來臺工作,集中檢疫期間,於11月27日出現流鼻水情形,11月29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,於今日確診。由於個案發病前2日為檢疫期間,亦未與他人接觸,故無匡列接觸者。
指揮中心指出,案678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,11月28日來臺工作,入境時主動通報自11月21日起有頭暈症狀,僅自行服藥未就醫,經檢疫人員評估後安排於機場採檢,於今日確診。已掌握個案同班機接觸者共65人,其中44人為前後二排座位旅客,列居家隔離,21人為機組員,因有適當防護,列自主健康管理。
1、選擇用餐環境良好的餐廳
在外出吃飯的時候,儘量選擇用餐環境良好的餐廳,這些餐廳消毒措施相對來說也比較完善,用餐的時候會更加安全一些。就坐的時候要選擇通風情況比較好的窗邊,或者走廊的位置,也可以選擇角落處,儘量避免接觸過多的人。如果有手機點餐就更好了,相對來說較為安全。
2、錯開人群去吃飯
處於飯點的時候,餐廳的人會比較多,這個時候就無意中增加了風險,想要保證自己的安全,應該錯開飯點去吃飯。可以提前一個小時或者推後一兩個小時再去吃飯,為了避免傷害到腸胃健康,如果選擇不在正常的飯點吃飯,在正常飯點的時候也要適當的吃點麵包或者餅乾,讓自己不至於餓得難受。
3、吃飯之前要洗手
在吃飯之前最好能夠用流動的水洗手,如果沒有洗手條件,也可以用消毒濕巾或者免洗的洗手液來清潔一下雙手。吃飯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接觸過多的公共物品,以免沾染。離開餐館以後,回到家中或者回到工作單位的時候,也要再次洗一下手,這也是疫情期間防疫的需要。
4、攜帶自己的碗筷
雖然很多餐館當中有消毒殺菌櫃,餐具已經得到了消毒,但是總會存在漏網之魚,為了避免這種意外發生,自己攜帶餐具是最放心的。沖洗餐具的時候,不要直接放到水龍頭用生水來沖,最好能夠用開水沖,這樣也更為安全。
疫情期間最好能夠自己在家做飯,自己在家做飯又健康又衛生。但是如果有非要在外面吃飯的理由,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上這幾個方面,把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,享受美味反而是其次了。